1. 中国药典2015年版 1部:247-248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7卷. 科学出版社. 1978: 322-323 3. 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科学出版社. 1994: 151 4. 卫生部药政管理局. 中药材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9: 242 5. 肖培根. 新编中药志 第2卷.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473-475 6. 孙星衍,孙冯翼辑. 神农本草经.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38 7. 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 新修本草.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302-303 8. 唐慎微撰,尚志钧辑校. 证类本草. 华夏出版社. 1993: 347 9. 苏颂撰,尚志钧辑校. 本草图经.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328 10. 李时珍著,陈贵廷等点校. 本草纲目.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4: 815-816 11. 林瑞超. 中国药材标准名录. 科学出版社. 2011: 338 12. 夏文治. 柏子仁必须如法炮制. 中成药研究. 1985(6):40 13. 广东省医药管理局. 中药商品知识 上册.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84:160 14. 覃大元,刘兴举,李波等. 食品中双氧水残留含量的快速测定. 食品安全导刊. 2013(5):31-32 15.胡欢杰,胡斯翰,林春绵.超临界水氧化法测定TOC的氧化剂选择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5,43(05):543-546+551. 16.王子宁,夏都灵,宋镇江.碘作氧化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挥发酚[J].化学分析计量,2010,19(02):67-69. 17.周建斌,李生秀.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溶液中全氮含量氧化剂的选择[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03):299-304. 18.肖丽霞,张建良.槐花抗氧化剂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的测定[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6(02):71-73. 19.岳琳,谭有能,粟芳.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种类、危害、原因和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15):1406-1407. 20.董永成,杜士明,陈永顺,涂自良.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类型、危害及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6(08):1601-1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