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导刊 ›› 2022, Vol. 24 ›› Issue (9): 856-865.
曹坤燕1, 谭新访1, 郭艳幸2, 郭珈宜2* ,李峰2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筋骨痛消丸治疗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挖掘筋骨痛消丸中各种中药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TCMSP数据库中缺失的中药利用文献检索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有效成分及对应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将获得的靶点蛋白的名称标准化。登录GeneCards、PharmGkb等数据库,获取髌骨软化症的疾病靶点。之后将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制作出韦恩图。运用Cytoscape 软件,筛选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使用R语言对预测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软件对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筋骨痛消丸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活性成分188个及靶点249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柚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等,PPI网络主要计算出AKT1、CASP8、CASP3、JUN、BCL2L1、MYC等6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涉及生物过程(BP)1458个,细胞组分(CC)19个,分子功能(MF)65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43条与髌骨软化相关的通路,主要作用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以及病毒相关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药物组成中的主要活性化合物能够分别与代表性的靶点结合并展现出较好的亲和力。结论:本研究表明筋骨痛消丸治疗髌骨软化症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及生物学过程,其主要活性成分山奈酚、木犀草素、槲皮素与关键靶点AKT1、CASP3、MYC的结合可能是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