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庞雪,付佳.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医疗器械审评体系——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近五年器审改革工作综述[N].中国医药报,2023-06-20(001).
[2] 林峰.医疗器械立法需求和立法空间研究[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4,(2):66-77.
[3] 徐琨,董丹丹,赵立国,等.医疗器械审评与注册核查衔接现状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5):8-11.
[4] 蔡瑶,崔佳.医疗器械技术审评和注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核查协同机制探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4-5,69.
[5] 刘凤林,陈洪忠,柴谦,等.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中真实性核查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23,47(3):309-311.
[6] 刘智勇,李非.国际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8,20(8):508-511.
[7]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加强技术审评与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关联[EB/OL]. (2021-05-20)[2024-03-11]. https://www.cmde.org.cn//xwdt/zxyw/20210520163148362.html.
[8] 李思,仉琪.医疗器械十五项审评制度概述[J].中国药物评价,2024,41(1):14-17.
[9]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EB/OL].( 2022-01-02) [2024-03-11].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1/02/content_5667258.htm.
[10]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的基本原则的通告(2020年第18号)[EB/OL].(2020-03-03)[2024-03-11]. https://www.nmpa.gov.cn/ylqx/ylqxggtg/ylqxzhdyz/20200310172701477.html.
[11] 孙嘉怿,史新立,张世庆.《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的基本原则》的应用探讨:以关节假体产品为例[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24,48(1):80-84.
[1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国家药监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医保局关于做好第三批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的公告[EB/OL]. (2023-02-17) [2024-03-11]. https://www.cmde.org.cn/flfg/fgwj/ggtg/20230220155636130.html.
[1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FDA发布《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的形式和内容》指南文件[EB/OL]. (2021-11-05) [2024-03-11]. https://www.cmde.org.cn//splt/ltwz/ltqt/20211105094253320.html.
[14]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关于在eRPS系统提交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有关事项的通告[EB/OL].(2020-12-29)[2024-03-11]. https://www.cmde.org.cn//xwdt/shpgzgg/gztg/20201229164936938.html.
[15]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提高审评质量效率和科学性,引导产业创新发展——器审中心持续强化审评能力建设纪实[N].中国医药报,2023-06-2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