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9年版[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8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第四卷.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3652.
[3] Xu M, Zha ZJ, Qin XL, et al. Phenolic antioxidants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Phyllanthus
urinaria[J]. Chemistry &
Biodiversity,2007,4(9): 2246-2252.
[4] 王荣国. 叶下珠抗乙肝病毒研究概况[J].中医药研究,2001,17(1): 58-60.
[5] 王向阳,刘志苏,姜合作,等. 金丝桃素、叶下珠、茵陈体外抗巨细胞病毒效应的比较[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3):315-319.
[6] 徐培平.叶下珠复方抗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药效学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
[7] 林志灿,郑溢,立旖,等. 不同植物中柯里拉京的含量测定及其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厦门大学学报,2016,55(6):847-852.
[8] 陈力文,李俏敏,李小翚,等. 叶下珠复方Ⅱ号对肝癌HepG2细胞IncRNA ccAT1表达的调控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2021,2(27):74-79.
[9] 沈志强,陈蓬,段理,等. 叶下珠有效部位对凝血系统的影响[J].中草药,2004,35(5):539-542.
[10] 曾伟成,黄颖. 叶下珠提取物对小鼠脾细胞活性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1,23(3):41-42.
[11] 戴学栋,戴晓莉,马玉奎.叶下珠提取物对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2,9(4):198-201.
[12] 顾慧华,陈群伟,周翔,等.叶下珠联合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4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5):332-333.
[13] 宋允胜,郑步平,孙江伟,等.叶下珠肝片治疗脂肪肝34例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1999,39(6):24-24.
[14] 谭思敏,刘云,吴报春,等.超声波辅助提取叶下珠总生物碱工艺的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9,38(1):45-48.
[15] 杨再雍.叶下珠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7.
[16] 苏恬恬,沈瑞廷,唐小倩,等. 叶下珠多酚提取工艺优化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质,2018,37(2):42-44.
[17] 游美玲,陈培珍,陈吓俤. 超声波提取叶下珠总多酚的工艺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5,31(4):67-69.
[18] 刘永,杨砚敏,刘钊,等. 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叶下珠酚类物质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5:93-98.
[19] 赵露琴,张露元,杨永红. 叶下珠多酚部位提取工艺研究[J].中药材,2017,40(11):2654-2656.
[20] 路莎莎,李斐,王凝,等. 响应面法优化叶下珠中没食子酸、咖啡酸和原儿茶酸的提取工艺[J]. 河西学院学报,2023,39(2):52-59
[21] 杨孟妮,张慧,刘娟,等. 叶下珠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6,47(20):3573-3577.
[22] 梁现蕊,熊淑婷. 一种从叶下珠中分离制备鞣花酸的球磨辅助提取方法[P].110964030 A.2020-04-07.
[23] 熊淑婷. 叶下珠化学成分及鞣花酸制备工艺研究[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20.
[24] 范适.叶下珠保肝护肝有效成分的分离及HPLC指纹图谱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25] 罗甜裕,周小艺,秦敏燕,等. 柯里拉京抑制LPS和ATP激活的NLRP3炎症小体和巨噬细胞焦亡[J]. 免疫学杂志,2023,39 (4): 296-304.
[26] 王有琴,黄飞,张睿,等. 柯里拉京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Toll样受体3-干扰素诱导链接蛋白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J]. 儿科药学杂志,2021,27(5):1-5.
[27] 罗广文,黄丽丽,黄燮,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柯里拉京治疗卵巢癌的关键靶点及分子机制[J]. 湖南中医杂志,2023,39(11): 201-210.
[28] 张苹,李鑫源,查庆兵. 柯里拉京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20,42(9):1538-1543.
[29] 朱智德,卢健棋,杨瑞霞,等. 柯里拉京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Toll样受体3通路调控作用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2022,31(12 ): 1209-1214.
[30] 邓欣,孟达,吴静宜,等. 柯里拉京调节巨噬细胞胆固醇代谢的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23,39(9):1696-1704.
[31] 吴芳,李雄山,陈乐斌.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J]. 广州化工,2018,46(2): 19-20.
[32] 王峰,王琳,张发成. 一种柯里拉京的制备方法[P].102020683
A.2011-04-20.
[33] 刘东峰,郭琴. 一种提取纯化柯里拉京的方法[P].102286031 A.2011-12-21.
[34] 周康. 化工制药工艺过程优化方法研究[J]. 化工管理,2018,34:180-181.
[35] 李法庆,刘东峰. 一种从蜜柑草中制备柯里拉京的方法[P].102329344.A.2012-01-25.
[36] 杨发容,景联鹏,顾丽莉,等. 色谱技术在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2021,37(12),202-208.
[37] 郑有德,陈小红,莫太刚,等. 柯里拉京对照品的制备及其结构鉴定[J]. 中南药学,2022,20(2)359-361.
[38] 闵书学. β-环糊精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及用于柯里拉京的分离[D]. 厦门:华侨大学,2016.
[39] 李清禄,李宇翔,李凌峰,等. 一种叶下珠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P].103044567.A.2015-05-06.
[40] 李清禄,李宇翔,李凌峰,等.一种叶下珠多糖组份的提取分离方法[P].103059157 A.2013-04-24.
[41] 陈阳青,张贞婵. 正交试验法优化叶下珠中多糖的超声波萃取工艺[J]. 中国处方药,2016,14(3):3-4.
[42] 孙佳石,任洁,林春燕,等. 同属易混品种叶下珠与珠子草的性状显微鉴别[J]. 中国药事,2020,34(2):202-214.
[43] 韩越,邹恺平,周琴妹,等. 叶下珠饮片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业,2017,26(10):14-17.
[44] 莫我跃,张前飞,赵应梅,等.叶下珠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测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8):47-49.
[45] 李洪权,柏玉冰,鲁翠香,等. UPLC-MS/MS测定叶下珠中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的残留量[J]. 中南药学,2022,20(11):2621-2625.
[46] 陈舒忆,李美位,唐艺.叶下珠薄层鉴别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2019,3:35-36.
[47] 朱仙慕,陈丹,马国萍,等. 叶下珠薄层色谱鉴别及福林酚法测定总多酚含量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4):514-519.
[48] 牛丽颖,麻景梅,田宇柔,等. 一种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的快速多信息薄层鉴别方法[P].111060646 B.2020-04-24.
[49] 张鑫瑶,许利嘉,张伟. 叶下珠和苦味叶下珠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比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5):990-993.
[50] 吴玲芳,林琛,袁永兵,等. 叶下珠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研究[J].中草药,2015,46(4):572-575.
[51] 吴玲芳,林琛,崔雅萍,等. 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叶下珠多酚部位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1):2285-2289.
[52] 范适,左家哺,饶立群.叶下珠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16,36(6):1206-1215.
[53] 范适.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及不同部位叶下珠药材柯里拉京含量的比较研究[J].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3):98-102.
[54] 袁健,王协和,祝倩倩,等. 一种全面控制叶下珠质量的检测方法[P].115420827 B.2023-07-28.
[55] 罗川,韩凤,林茂祥,等.不同采收期叶下珠中没食子酸、槲皮素鞣质的含量变化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6):1476-1478.
[56] 王艳红,潘新波,赵丽娟,等. HPLC测定不同产地叶下珠中6种成分含量及指纹图谱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质,2022,44(12):1408-1414.
[57] 秦鹏,柏玉冰,唐锋,等.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叶下珠中7种成分的含量[J]. 中南药学,2021,19(7):1430-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