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

快速检索引用检索图表检索高级检索

微信公众号

特辑专栏

ISSN:1009-0959     CN:11-4395/R     邮发代号:2-492

主管部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投稿网址:http://www.zgyydk.cn   咨询邮箱:yydk@ nmpa.gov.cn   电话:(010)88331994/1997/1995

常设栏目:医药大家谈(院士之问)、亮点(专家)述评、新药进展、论著、综述、中医中药、检验检测、医药要闻、专题笔谈(专栏、专论)、规范与指南(标准与规范、规范与共识)、医药政策解读、智慧监管、管理与实践、医药学教育(交叉人才培养)、讲座(论坛)、学术争鸣、科学人物、用药广角、原著摘要、医药科技事件、书评、图书推介等。

办刊方向:秉承“创新性、先导性、科学性、实效性”的学术理念,聚焦医药发展前沿,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报道医药发展动态、研究成果、应用进展,为医药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特别开设:“精准医疗”专栏、“生物信息”专栏、“数字化肿瘤诊疗”专栏、“药物再定位”专栏、“GVP”专栏、“执业药师”专栏、“医药学教育”专栏、“智慧监管”专栏、“医疗器械唯一标识” 专栏等。

读作者对象:面向各级医疗机构、医药科研机构、医药相关企业医药信息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科技人员。

当期目录过刊浏览下载排行阅读排行
2025年 第27卷 第6期
监管科学

国家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漏洞库建设与运营探索

陈锋
2025, 27(6):  533-538.  doi:magtech.2025.08.01-00001
摘要 ( null )   PDF (442KB) ( 1 )     

当前,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推进漏洞治理,加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网络安全漏洞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建设和运营国家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漏洞库是我国医疗器械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隐私、维护医疗秩序与社会稳定、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梳理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漏洞治理现状与挑战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国家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漏洞库建设与运营存在的认知不足、管理分散、技术手段有限以及开展网络安全漏洞治理所相关的技术、数据、人才、政策法规等关键问题和挑战,系统总结了国家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漏洞库建立原则(包括权威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等)、关键技术(包括漏洞收集与验证技术、漏洞分析与评估技术、漏洞预警与发布技术、漏洞修复与管理技术等)、建设流程(包括规划与设计、数据收集与整理、平台建设与开发、测试与优化、上线运营与维护)、运营管理模式(包括组织架构与人员管理、漏洞信息管理与服务、合作与交流、监督管理与评估等),旨在构建具有权威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的漏洞库平台,以应对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漏洞带来的威胁,同时为我国医疗器械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国药品监管国际化的现状与思考

王翔宇
2025, 27(6):  539-542.  doi:magtech.2025.03.20-00001
摘要 ( null )   PDF (393KB) ( 1 )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监管对保障公众健康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随着全球化发展,药品供应链跨越国界,国际监管合作成为必然。药品监管国际化工作,推动中国监管与国际通行技术标准全面接轨,是推动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转变的重要工作。2025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于“深入推进国际通用监管规则转化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中国药品监管国际合作指引了下一步前进的方向。本研究梳理近年来我国药品监管国际化工作的最新进展,归纳总结当前全球药品监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并对落实国办文件进一步推动药品监管国际化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包括全面参与国际规则制修订、推进监管接轨与权威评估、深度参与监管信赖项目、加强监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以及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以期为我国药品监管体系的持续优化,推动我国药品监管国际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药品检验工作协同性研究

仲宣惟, 黄宝斌, 刘文婷, 李璐璐, 赵芃帛, 魏蔚, 薛晶
2025, 27(6):  543-547.  doi:magtech.2025.01.27-00001
摘要 ( null )   PDF (395KB) ( 1 )     

目的:按照药品监管全国“一盘棋”工作思路,落实药品监管央地协同工作要求,借鉴国际药品检验机构通过统一检验技术要求、开展信息共享实现检验结果互认和任务共担的管理实践,加强我国药品检验工作协同性。方法:总结欧洲官方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OMCL)网络和世界卫生组织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实验室网络(NNB)的工作机制及其在生物制品批签发、上市后抽验和假劣药认定检验方面的管理实践,结合我国国家与地方药品检验机构协作的特点,提出加强我国央地药品检验机构工作协同性的相关建议。结果和结论:建议通过开展能力评估、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制定检验技术指南和统一检验表单文书等措施,提升我国国家级与省级药品检验机构注册检验、监督抽验、进口检验、生物制品批签发、假劣药认定检验工作的协同性和一致性,从而提升监管技术支撑合力。


专栏:药物临床试验

中美欧药物临床试验监管实践与启示

孙搏, 梅蕾蕾, 徐瑛, 李刚, 李香玉, 杨美成
2025, 27(6):  548-555.  doi:magtech.2025.03.17-00001
摘要 ( null )   PDF (505KB) ( 1 )     

药物临床试验作为药物研发的关键阶段,是评价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核心环节,也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关键纽带,具有资源密集度高、耗时长的特点。本研究分析全球临床试验监管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重点介绍美国、欧盟和中国在临床试验监管方面的法规要求、近期监管实践和新措施,并结合我国临床试验监管面临的新形势,从临床试验资源配置与管理模式、监管协同和临床试验质量风险信号、新技术赋能监管智能化与数字化、加强能力建设4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药物临床试验监管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助力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提质增速。


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监管体系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严钰茸, 曹钰然, 何金杰, 曹国英, 武晓捷, 张菁
2025, 27(6):  556-564.  doi:magtech.2025.03.03-00002
摘要 ( null )   PDF (795KB) ( 1 )     

目的:探讨中、美、欧、澳、新、日各国家及地区对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监管模式与审查内容的共性与差异,分析我国在新药临床试验监管国际化过程中取得的进展及优化方向,为提升我国药品监管效率与国际竞争力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资料调研与比较分析,系统梳理中、美、欧、澳、新、日各国家及地区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监管体系,总结其特点并提出未来展望。结果:以上各国家及地区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监管体系在科学性和规范性上趋于一致,建立了以科学审评、伦理保障和质量保证为核心的监管科学技术标准,并具备未来实现监管互认的潜力。结论:我国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监管体系已基本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未来建议进一步推动伦理审查互认,深化研究各方协作机制,并加强审评资源投入,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新政策背景下地市级医院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王翠, 郑建中
2025, 27(6):  565-570.  doi:magtech.2024.11.04-00001
摘要 ( null )   PDF (679KB) ( 1 )     

目的:探讨优化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的新举措新方法,持续改进临床试验质量,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方法:运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PDCA循环等管理工具对某地市级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质控问题进行归类汇总,从研究机构、研究者、申办者、受试者等多角度分析原因,在体系建设、责任落实、能力提升、过程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和干预措施。结果:通过优化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该院临床试验质量显著提升,缺陷发生率整体下降,其中受试者筛选入组、安全性事件管理、临床试验源文件及数据记录、试验用药品管理等不规范问题发生率均有所下降。结论:新政策背景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应通过压实主要研究者责任,严格履职能力考核;强化研究者能力提升,规范GCP质量考核;优化质控管理制度,健全风险管理模式等措施,全面保障临床试验质量。

  

临床医药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TPVB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的影响

殷颖, 张子洁, 彭生
2025, 27(6):  571-575.  doi:magtech.2024.12.23-00002
摘要 ( null )   PDF (468KB) ( 1 )     

目的:探究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试验组(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TPVB联合全麻)和对照组(TPVB联合全麻),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应激指标、术后疼痛、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时血清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和β-内啡肽(β-EP)水平均升高(P<0.05),试验组术后3 d时血清CorNE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122448 h静息和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为6.67%3/45例),低于对照组的22.22%10/45例)(P<0.05)。试验组首次按压自控镇痛泵(PCIA)的时间晚于对照组,PCIA按压次数和24 h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TPVB可有效减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降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且不额外增加不良反应。

  

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临床多参数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应用研究

张期芳, 唐青, 徐佩佩
2025, 27(6):  576-580.  doi:magtech.2024.12.17-00001
摘要 ( null )   PDF (598KB) ( 1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intern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降低并发症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1月至202312月于我院肾内科行AVF手术的259MHD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血管彩色多普勒参数和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正常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得出回归方程。结果导入R软件,生成可视化Nomogram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预测模型对MHD患者AVF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果:259例患者中,并发症组73例(占比28.18%),正常组186例(占比71.8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桡动脉峰值流速(β=-0.08295%CI0.867~0.980P=0.009)、桡动脉内径(β=-1.80095%CI0.0520.134P=0.005)、头静脉血流量(β=-0.05895%CI0.8930.997P=0.038)、空腹血糖(β=0.08495%CI0.9221.003P=0.035)是AVF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AVF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695%CI0.9740.998),校准曲线的斜率接近1,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15。结论: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临床多参数的预测模型可以在评估AVF并发症发生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利用此模型对患者加以评估,对有风险的患者及早进行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数字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龚桂姿, 吴倩倩, 聂素云, 胡林琳, 雷明盛, 田锋, 戴姣
2025, 27(6):  581-589.  doi:magtech.2024.07.24-00001
摘要 ( null )   PDF (534KB) ( 1 )     

目的:探讨数字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6月至20243月张家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40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数字疗法平台对COPD患者实施远程动态监测,实时监测并反馈患者的用药及运动等情况,并收集患者的健康信息。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生活质量指数(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肺功能、吸入药物依从性测试(TAI)评分、压力定量气雾剂吸入技能评估、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得分、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得分,另外,实验组行软件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mMR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mMRC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5);干预前两组TA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TAI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压力定量气雾剂吸入技能评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压力定量气雾剂吸入技能评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PHQ-9GAD-7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HQ-9GAD-7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疗法可改善COPD患者的综合情况,但对于焦虑、抑郁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晚期肺癌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与生命质量评价研究

闫婕, 张建, 马青青, 王欢, 郑伟伟, 娜迪热木•阿不都热依木
2025, 27(6):  590-595.  doi:magtech.2025.02.10-00001
摘要 ( null )   PDF (759KB) ( 1 )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生命质量评分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1月至2024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分析临床病理资料、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量表)评分变化,采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实验室指标与EORTC QLQ-C30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年龄<60岁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总分高于≥60岁患者(P<0.05);TNM分期期不可手术患者功能领域、总体生存质量总分高于期患者,症状领域总分低于期患者(P<0.05);胸腔积液患者功能领域、总体生存质量总分低于无胸腔积液患者,症状领域总分高于无胸腔积液患者(P<0.05);合并疾病种类<2种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总分高于合并疾病种类≥2种患者(P<0.05),症状领域总分低于合并疾病种类≥2种患者。晚期肺癌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CD3+61.10±6.68%CD4+33.28±5.58%CD4+/CD8+1.20±0.24)、NK细胞(18.57±3.58%、功能领域总分(65.39±9.14)、总体生存质量总分(51.33±10.20)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治疗6个月后的CD8+27.67±4.52%、症状领域总分(30.35±6.29)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晚期肺癌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CD3+CD4+CD4+/CD8+NK细胞与功能领域总分、总体生存质量总分呈正相关(P<0.05),与症状领域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功能、症状、生存质量状况与免疫功能改善程度具有密切关系。


中医中药

基于“肺与膀胱相通”理论诊治癃闭的临床经验探讨

杨海甜, 陶方泽, 张磊, 周琳, 邰杨, 田艺璨, 付亚萍
2025, 27(6):  596-600.  doi:magtech.2024.09.29-00003
摘要 ( null )   PDF (448KB) ( 1 )     

 脏腑别通理论是不同于脏腑表里理论的一种中医脏腑关系理论,该理论丰富了中医脏腑理论学说,在临床诊疗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基于《医学入门》所转引的“肺与膀胱相通”理论,为膀胱病从肺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癃闭是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其病位在膀胱,基本病机为膀胱气化功能失调。治疗癃闭从肺论治除“提壶揭盖”之泻肺法外,尚可结合“益气升陷”之补肺法。癃闭的常见证型主要是气虚湿阻,源于张锡纯大气学说的经验方加味升陷汤与癃闭病机方证契合。该方以补为通,以通为补,通补兼施,益气升陷,宣肺行水。本研究基于“肺与膀胱相通”理论,探讨其治疗癃闭的临床经验与价值,并通过验案示理,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基于“燥湿为纲”理论探索干燥综合征肾损害蛋白尿的临证治法

陈士耀, 毕锐, 朱丽颖, 王晓星, 江鹏, 何立群, 高建东
2025, 27(6):  601-605.  doi:magtech.2024.11.01-00001
摘要 ( null )   PDF (448KB) ( 1 )     

 干燥综合征肾损害(RISS)临床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球疾病,且可伴有蛋白尿、低钾血症、钙磷代谢异常相关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现代医学无法根治RISS蛋白尿,且难以兼顾RISS患者的全身症状。本研究基于“新安医家”余国佩所提出的“燥湿为纲”理论,结合本团队临证经验,对RISS蛋白尿中医证治进行分析,认为RISS涉及的病位虽较为广泛,但临床发生蛋白尿时,病位聚焦于脾、肾二脏,与瘀血、湿浊等病理产物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提出以下三大病机证治:燥邪扰肺、气滞血瘀,须重视燥邪与气滞、血瘀间的因果关系,应施以滋阴养血、理气化瘀之法,方用解燥汤类方加减;脾肾亏虚、燥湿胶结,易致脾不升清、肾不固涩,精微物质与内生湿浊因之争相而出,应施以调补脾肾、理气复运之法,方用藿香正气散类方加减;肾虚精亏,开阖失司,则会加重精微下泄的程度,若一味补益,则有虚不受补之患,须攻补兼施,应施以固肾填精、化瘀祛浊之法,方用金锁固精丸类方加减。

 
医药信息学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和GWAS数据的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因果关系探讨

李佳灿, 彭卓嵛, 李桂贤, 李敏, 王娜
2025, 27(6):  606-614.  doi:magtech.2024.12.05-00001
摘要 ( null )   PDF (7229KB) ( 1 )     

目的:通过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方法,分析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IBS)之间的因果关联,为两者发病风险因果相关性提供遗传学证据支持。方法:从GWAS数据库中分别获取肠道菌群和IBS的基因数据,筛选两者强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信息作为工具变量,利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模型法、MR-Egger回归法、简单模型法、加权中位数法进行双向MR分析,其中IVW为主要分析方法,随后对MR结果进行敏感性检验,以评估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结果:正向MR探究肠道菌群对IBS发病的因果驱动作用,瘤胃球菌科与IBS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草酸杆菌科、瘤胃球菌属UCG013组与IBS存在负向因果关系,留一法分析结果稳定,敏感性检验显示无异质性及水平多效性。反向MR验证IBS病理状态对菌群结构的反馈调节效应,IBS与瘤胃球菌科呈正向因果关系,与草酸杆菌科、瘤胃球菌属UCG013组呈负向因果关系,留一法表明结果稳定,敏感性检验提示存在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结论:肠道菌群和IBS之间具有双向因果联系,正向MR发现瘤胃球菌科丰度升高与IBS发生风险增强相关,草酸杆菌科、瘤胃球菌属UCG013组丰度升高与IBS发生风险降低相关;反向MR发现随着IBS发生风险增强,瘤胃球菌科丰度增多,草酸杆菌科、瘤胃球菌属UCG013组丰度减少,提示存在“宿主-菌群双向互作环路”。为临床上IBS的早期预测及治疗靶点确定新的生物学标志,以及为研究肠道菌群改善IBS的发生与预后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的癌症与老年性黄斑变性因果关系探讨

刘秋雨, 穆思琪, 查玥, 王万融, 晏巍振, 杨鹏程, 王苒, 周恺
2025, 27(6):  615-623.  doi:magtech.2025.02.23-00001
摘要 ( null )   PDF (9094KB) ( 1 )     

目的:观察性研究显示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与血管生成活跃型恶性肿瘤存在潜在联系,但由于观察性研究可能受混杂因素、反向因果关联及偏倚干扰,其结论难以建立可靠的因果推断。本研究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基于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IVs),探究AMD与肿瘤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开发针对AMD及相关肿瘤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逆方差加权(IVW)、MR-Egger、加权中位数、加权模型和简单模式5MR分析方法评估AMD与癌症风险的关系。结果:在对AMD和癌症的MR分析中,IVW结果显示,肺癌(OR = 1.04395% CI 1.009~1.078P = 0.014)、肝癌(OR = 0.99095% CI 0.920~1 066P = 0.798)、宫颈癌(OR = 1.00095% CI 1.000~1.000P = 0.703)、黑色素瘤(OR = 1.00095% CI 1.000~1.001P = 0.106)、甲状腺癌(OR = 0.98195% CI0.910~1.058P = 0.620)、结直肠癌(OR = 0.99195% CI0.966~1.016P = 0.476)、乳腺癌(OR = 0.99995% CI0.999~1.000P = 0.004)、胃癌(OR = 0.98695% CI0.953~1.020P = 0.410)。结论:AMD是肺癌的危险因素(OR>1P = 0.014),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OR<1P = 0.004)。AMD与肝癌、宫颈癌、黑色素瘤、甲状腺癌、结直肠癌、胃癌之间无明显因果关系(P>0.05)。


检验检测

三磷酸胞苷二钠中残留溶剂检测方法的建立

郜昭慧, 游畅
2025, 27(6):  624-628.  doi:magtech.2025.01.06-00001
摘要 ( null )   PDF (806KB) ( 1 )     

目的:建立用于检测三磷酸胞苷二钠中残留溶剂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J&W DB-624UI 60 m×0.25 mm×0.25 μm)色谱柱;进样口温度为250 ℃;柱温采取程序升温的方式,初始柱温设定为40 ℃并维持10 min,接着按照5 ℃•min-1的速度升温到80 ℃,随后以12 ℃•min-1的速度升温到220 ℃,并保持3 min;载气选用氦气,其流速设定为1 mL•min-1,采用分流进样的方式,且分流比为101;顶空平衡温度为85 ℃;平衡时间30 min;电子轰击(EI)离子源;传输线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230 ℃;四级杆温度为150 ℃;电子能为70 eV。对所建立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关系、准确性、精密度、重现性进行了验证,确定了此方法的检测限与定量限。结果:运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30多批次样品内残留溶剂的含量,在5批样品中检测到乙醇残留。结论:建立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三磷酸胞苷二钠中残留溶剂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低检出限以及强专属性等优点,能够用于三磷酸胞苷二钠药品的质量管控。


壮腰健身丸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杨洁, 蔡靖波, 万星, 任琦, 付辉政, 潘威
2025, 27(6):  629-633.  doi:magtech.2025.03.18-00003
摘要 ( null )   PDF (555KB) ( 1 )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壮腰健身丸中红景天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特女贞苷和大黄素等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TM T3色谱柱(1.8 μm100×2.1 mm);以甲醇(A)-0.1%甲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1;检测波长为224254288320 nm多波长切换。结果:红景天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特女贞苷和大黄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762 030.48 μg·mL-1r=0.999 9)、0.611 024.46 μg·mL-1r=1.000 0)、3.001120.0 μg·mL-1r=0.999 9)、0.338 013.50 μg·mL-1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96.6%96.2%100.4%RSD均小于2.0%n=6)。结论:建立方法实现了对壮腰健身丸中多指标成分含量的同步测定,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度高,为保障药品质量、提升用药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薯蓣皂苷脂质体的制备与体内药效学研究

潘岩, 张思彤, 丁艳芳, 江翊国
2025, 27(6):  634-638.  doi:magtech.2025.03.11-00001
摘要 ( null )   PDF (1327KB) ( 1 )     

目的:薯蓣皂苷(dioscinDIO)是一种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天然化合物,但因其水溶性差、代谢快和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临床应用。本研究旨在制备薯蓣皂苷脂质体(dioscin liposomeDIO-LS),提升其溶解度与稳定性,延长其体内循环时间,增强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DIO-LS,通过优化辅料种类以及药物与辅料比例,确定最优处方,并对其进行稳定性和体外释放实验。构建LLC荷瘤小鼠模型,考察DIO-LS 的体内药效。结果:经过优化,确定最优处方为DIO∶磷脂∶胆固醇∶DSPE-PEG2000=11233,在最优处方下制得的DIO-LS粒径(125.4±3.2 nm,包封率达(92.7±1.8%,载药量(6.5±0.3%4 ℃28 d内稳定性良好。体内荷瘤小鼠药效实验证实其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高包封率、稳定性佳的DIO-LS,较游离DIO相比,显著提升了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为DIO的临床转化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