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

快速检索引用检索图表检索高级检索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25卷 第7期

专栏:基因治疗
单基因遗传病的治疗
王金博, 张嘉会, 周青, 王宇沙
2023, 25(7):  661-668. 
摘要 ( 395 )   PDF (381KB) ( 50 )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目前已知的单基因遗传病超过6000种。虽然每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很低(大多属于罕见病的范畴),但因其种类众多,总体患病率较高。很多单基因遗传病的临床症状亦较严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单基因遗传病的治疗对于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根据症状和致病机制的不同,对不同单基因遗传病的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本研究从蛋白质(包括生物制剂靶向治疗、老药新用、小分子治疗以及蛋白质替代治疗)、基因(体外基因治疗和体内基因治疗)、RNA(ASO疗法、siRNA疗法、miRNA疗法、外显子跳读疗法、tRNA疗法和mRNA疗法)和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4个层面梳理总结现有的单基因遗传病的治疗方法、临床进展,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提出目前单基因遗传病的治疗方式主要集中在蛋白质层面,而基因和RNA层面的治疗方法价格昂贵,并且只有少数疾病获得批准。细胞层面的治疗则大多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应用于临床服务患者仍然任重道远,还有很多科学问题亟待研究与解决。建议在单基因遗传病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上仍需要谨慎考虑其疗效与风险。
 
AAV载体基因药物临床生物样本分析要点及挑战
余双庆, 吴小兵
2023, 25(7):  669-676. 
摘要 ( 36 )   PDF (779KB) ( 53 )     
细胞和基因治疗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多种病毒和非病毒载体被应用于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其中,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载体因其对治疗基因的高效转导率、持久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安全性等特点,在遗传病的体内基因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越来越多的AAV载体基因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AAV载体药物的生物分析也越来越受关注,涉及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免疫原性、病毒脱落和基因整合监测等方面,目前均缺乏标准化的分析方法、标准品和对照品,在分析方法验证方案、接受标准等方面亦尚无统一规定。囿于AAV载体药物组成和作用机制的复杂性,无论是分析方法、结果解释,还是监管机构的建议和要求等方面均不同于传统小分子和蛋白药物。本研究结合AAV载体基因药物特点、监管机构建议和已发表的临床研究,概述AAV载体基因药物临床生物样本给药前、给药后分析工作要点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临床上AAV载体基因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阿尔茨海默病的AAV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戴中华, 张丽娜, 章嫣, 吴小兵
2023, 25(7):  677-686. 
摘要 ( 21 )   PDF (673KB) ( 24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导致痴呆最主要的疾病。据估计,2020年全球AD及相关痴呆患者有约5427万,其中超过1/4患者在我国。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快,AD患者数目快速增加,AD在给患者带来沉重疾病痛苦的同时,也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压力。当前,治疗AD的药物还只是着眼于缓解症状,并不影响疾病的进程。虽然最近临床试验数据表明,多个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Aβ)抗体药物可以改善病理和减缓疾病进程,但其临床价值一直饱受争议。所以,研发出新的有效的AD治疗药物迫在眉睫。传统AD药物的研发失败率高达99.6%,使得科学家们不得不积极探寻新的AD疗法。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强有力的治疗手段,在治疗其他神经退行性相关疾病上已取得较大成功,提示其在AD的治疗上极有可能取得突破。本研究在梳理当前国内外AD发病现状和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目前亟待新的AD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通过介绍AAV基因治疗AD的优势和潜能,并基于Aβ级联反应假说、tau蛋白假说、神经营养因子假说、APOE假说 、神经炎症假说,自噬-溶酶体障碍假说、线粒体功能障碍假说等各种假说机制,综述了AD的AAV基因治疗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AAV基因治疗虽尚处早期阶段,其发展充满挑战,但终将可能为AD的治疗带来新希望和新突破。

非编码RNA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买热艳木·肉孜, 雷涛
2023, 25(7):  687-692. 
摘要 ( 14 )   PDF (277KB) ( 13 )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变化包括内皮细胞凋亡和基底膜变厚,进而导致血管功能改变,最终引起器官、组织和细胞缺血缺氧。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于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非编码RNA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抑制或促进目标基因的表达参与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凋亡过程,参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多个环节。非编码RNA有可能成为糖尿病血管病变防治的新靶点。本研究基于小非编码RNA(microRNAs,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环状RNA (circRNAs)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参与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探讨非编码RNA成为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新靶点可能,以期为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专栏:药物警戒
临床试验过程中研究者应有判断和报告个例SUSAR的责任
王大猷
2023, 25(7):  693-699. 
摘要 ( 104 )   PDF (350KB) ( 43 )     
目的:探讨研究者在临床试验现场判断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SUSAR)的职责。方法:从SUSAR的属性,论证其判断属于医学判断;从《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对研究者资质的要求,论证研究者具备判断个例SUSAR的能力;从SUSAR对于受试者权益和安全的影响,研究者所在临床试验的位置以及利益冲突的处理原则,论证研究者判断个例SUSAR是合理的;从GCP总则的有关条款,论证研究者判断个例SUSAR是完全合规的;从GCP对研究者要求的其他条款,论证研究者有判断个例SUSAR的能力和责任是执行这些条款的必要条件。结果:研究者及其团队在临床试验现场判断个例SUSAR,合乎临床试验程序优化的要求,合乎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是临床试验考虑的首要因素的宗旨,合乎利益冲突的透明、公信力的处理准则,合乎作为研究者的临床医生始终有医学判断或临床决策责任的GCP总则,也与GCP对研究者的其他要求逻辑自洽。结论: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案应阐明SUSAR的概念,应明确研究者负有在临床试验现场判断个例SUSAR的责任。

欧美药物安全性信号检测——监管机构与制药企业的联动
汪敏, 张文嘉
2023, 25(7):  700-705. 
摘要 ( 81 )   PDF (653KB) ( 49 )     
药物安全性信号检测是药物警戒(PV)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了解药物/疫苗的安全特性和风险特征的基础。长期和持续的药物安全性信号检测是确保药品安全性的关键。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药物安全性信号检测工作起步较晚,如何准确地理解并执行药物安全性信号检测是药物警戒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安全数据库、制药企业数据库及其他来源的相关数据展开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是我国药物安全性信号检测当前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本研究梳理了药物安全性信号的定义、信号检测的数据来源、信号检测的方法和过程,并参考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探讨监管机构和制药企业在药物安全性信号检测工作中的职责以及高效合作模式,以期为我国药品监管机构和制药企业的药物安全性信号检测工作协同落地提供借鉴和参考。建议制药企业加强与监管机构的合作和沟通,持续探索适宜的统计方法应用到现有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建议监管机构和制药企业在药物安全性信号检测工作中通力合作,共同承担监测药品/疫苗安全的责任。
 
基于Web of Science的百篇高被引药物警戒研究的科学计量学分析
雷超, 卢存存, 乔萌, 邓秀秀, 卢婷婷, 张强, 王志飞
2023, 25(7):  706-713. 
摘要 ( 17 )   PDF (1190KB) ( 21 )     
目的: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药物警戒领域中的高被引研究论文,旨在为国内药物警戒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以搜集被引次数最高的100篇药物警戒论文。来源限制为SCIE和SSCI,论文类型限制为“Article”或者“Review”,语言限制为英语,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7日。利用VOSviewer 1.6.17和CiteSpace 6.1.R1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相关知识图谱。结果:纳入的百篇高被引药物警戒论文均发表于1992—2019年,单篇研究的中位被引次数为155次,最高次数为 977 次,最低为 110 次。美、英等发达国家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且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斯坦福大学,发文最多的作者为Edwards IR(乌普萨拉监测中心),刊载论文最多的期刊为《Drug Safety》(13篇,13%)。药物警戒高被引论文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来源、具体药物或人群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以及具体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内容。结论: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药物警戒领域处于领先水平且彼此合作密切,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是药物警戒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上述发现可为我国的药物警戒研究与实践活动提供一定参考。

监管科学
完善新时代药品执法体系机制思考
田蕊, 郭亮, 徐匡根,
2023, 25(7):  714-722. 
摘要 ( 9 )   PDF (563KB) ( 14 )     
目的:全面梳理全国药品执法体系改革现状和江西省基层药品执法体系改革现状,以江西省为例探讨市场监管执法体系与药品监管执法信息沟通变革,提出完善新时代药品执法体系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构建新时代药品执法体系机制的对策思路。方法:基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布的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综合执法改革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有关数据,并结合基层药品监管部门机构改革中面临的信息沟通、执法人员情况及人力资源配置等展开统计分析。结果:省级药品监管稽查办案机制分为单独稽查办案机制、派出机构办案机制和业务处室办案机制;药品监管执法体系模式主要为稽查处室或业务处室+派出机构。以江西省为例,机构改革后江西省药品监管机构只设到省一级,市县级药品流通监管工作由市场监管部门统一承担;进一步分析基层药品监管部门基层执法力量,在100个县(区)中,基层药品执法人员1217名,每万人口配备执法人员0.27名,每万人口*面积配备执法人员0.02名;年龄以46~55岁最多,占32.05%;学历以本科为主,占总人数的44.12%;医药类专业占22.37%。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检查执法体系,强化药品稽查办案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的科学、高效、权威的药品执法体系。

ICH Q12对我国药品批准后CMC变更管理的启示
房静, 孙冠男, 邱子涵, 左金梁, 于飞, 原嫄, 颜久兴
2023, 25(7):  723-727. 
摘要 ( 12 )   PDF (298KB) ( 39 )     
药品批准后药品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CMC)变更是实现药品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方式,也是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部分,对CMC变更实施科学监管是各国家和地区药品监管的重要工作之一。ICH Q12《药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和监管考虑指南》提出了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通过建立一种系统性方法,优化变更控制,降低变更后潜在的质量风险,以便于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以更可预测和有效的方式管理批准后的CMC变更。我国药品批准后的CMC变更管理主要基于风险管理原则,当前法律规范较完善,旨在发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的主体责任作用。相较于ICH Q12药品批准后的CMC变更管理规定,我国CMC变更管理存在理念不够先进,管理工具尚存不足,变更程序不够完善,审评与检查的沟通不够通畅等差距;我国药品批准后CMC变更管理实施过程中,更加强调风险管理,CMC变更快捷便利程度不够。有必要借鉴Q12的理念和管理工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我国的药品批准后CMC变更管理。本研究在梳理我国药品批准后CMC变更管理的相关规定、分类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当前CMC变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我国与ICH Q12对药品批准后CMC变更管理的比较,提出了借鉴ICH Q12的理念和管理工具,优化我国药品批准后CMC变更管理的目标、任务、理念,结合我国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分步实施等策略。

药物临床试验纠纷相关问题研究
肖龙华, 张永,
2023, 25(7):  728-732. 
摘要 ( 17 )   PDF (341KB) ( 17 )     
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以人体(患者或健康受试者)为对象的试验,意在发现或证实某种试验药物的临床医学、药理学以及其他药效学作用、不良反应,或者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确定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性试验。药物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上市的必经程序,是推动医学发展进步的重要路径。随着我国医药研究和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物临床试验的数量持续快速增加,由此引发的纠纷数量也在逐渐增多,纠纷处置实践中也出现一些难题。本研究在梳理和探讨药物临床试验的基本特点、须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知情同意书的法律定位以及药物临床试验纠纷处置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健全药物临床试验保险相关规制、探索建立专门的鉴定机构及专家队伍等完善药物临床试验纠纷处置的意见建议,以期为药物临床试验相关纠纷的处理提供理论参考。

中医中药
湿热体质人群肠道菌群分布特征分析
李剑莹, 莫秀云, 韦芳宁
2023, 25(7):  733-738. 
摘要 ( 8 )   PDF (628KB) ( 18 )     
目的:探讨湿热体质人群肠道菌群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体检科体检的湿热体质人群30例纳入湿热质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平和体质人群30例纳入平和质组。收集两组人群粪便,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比较湿热质与平和质两种人群肠道菌群结构的不同之处。结果:湿热质组及平和质组的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 湿热质组的Shannon指数低于平和质组(P<0.05)。主坐标分析 (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显示,湿热质组和平和质组的肠道菌群结构分布差异较大(P<0.05)。门分类水平上,湿热质组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比值呈下降趋势,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低于平和质组(P<0.01)。属分类水平上,湿热质组中布劳特氏菌属、迟缓埃格特菌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平和质组(P<0.05), 双歧杆菌属、Alistipes、Odoribacter、瘤胃球菌属、颤螺菌属、无色杆菌属、Anaerostipes的相对丰度均低于平和质组(P<0.05)。结论:湿热体质人群存在肠道菌群紊乱。
  
疏风解毒胶囊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李警卓, 薛敬东, 樊高薇
2023, 25(7):  739-743. 
摘要 ( 21 )   PDF (354KB) ( 19 )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2)。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风解毒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症状恢复时间、炎症因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5 d后,试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体温恢复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咽喉红肿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SA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降低机体炎症水平。

临床医药
血清CRTC3、FABP4和apo CⅢ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王芸
2023, 25(7):  744-749. 
摘要 ( 21 )   PDF (427KB) ( 17 )     
目的:观察血清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调节转录辅激活因子3(CRTC3)、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和载脂蛋白CⅢ(apo CⅢ)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GDM患者118例,为GDM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正常妊娠孕妇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血清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的差异;探讨GDM组患者血清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与血糖控制程度的关系;开展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血清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在预测GDM患者妊娠结局的诊断效能。结果:GDM组患者血清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着GDM控制程度提升而降低。妊娠结局不良组GDM患者年龄、孕前BMI水平、不良孕产史、血糖控制情况、TG、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与妊娠结局良好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产次、血清TC、HDL-C和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血清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升高是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在预测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89.0%,AUC为0.956,均高于单个指标CRTC3(z=2.559,P=0.010)、apo CⅢ(z=3.212,P=0.001)和FABP4(z=2.687,P=0.007),而3个指标之间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TC3、apo CⅢ和FABP4水平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是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不良妊娠结局的诊断效能。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卡尼汀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感染、肾、心症状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刘俊红, 陈美自
2023, 25(7):  750-755. 
摘要 ( 17 )   PDF (325KB) ( 22 )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卡尼汀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感染、肾、心症状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44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血液透析和对症治疗的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另增加左卡尼汀,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血液指标、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感染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心功能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升高幅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饱和度(TAST)、血清铁蛋白(S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4.17%,相较于对照组的1.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是1.39%,低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肾功能,降低感染的发生,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血液指标,安全性较高。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呋塞米治疗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陆燕, 刘凯, 周航, 陈启稚
2023, 25(7):  756-761. 
摘要 ( 110 )   PDF (362KB) ( 15 )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呋塞米治疗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伴CHF患者展开研究,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呋塞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呋塞米联合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血清炎症因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F水平均升高,观察组患者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CRP、cTnI、TNF-α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呋塞米治疗高血压伴CHF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王帅, 任雪芬
2023, 25(7):  762-766. 
摘要 ( 6 )   PDF (417KB) ( 13 )     
目的:观察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口腔常规固定桥修复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方式。治疗1个月后,测量分析两组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牙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满意度相关指标评分。治疗6个月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治疗30个月后,测定分析两组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牙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满意度相关指标评分、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满意度相关指标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牙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数值升高或降低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固定桥修复治疗方式,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方式能提高治疗有效性、美观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效果良好。


微信公众号

特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