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

快速检索引用检索图表检索高级检索

本期目录

2020年 第22卷 第9期

临床医学
“以平为期”治则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应用
廖娟, 覃姣玉, 王建超, 玉叶, 文彬, 邓鑫
2020, 22(9):  593-598. 
摘要 ( 273 )   PDF (469KB) ( 521 )     
新冠肺炎(COVID-19)的爆发由于天时阴阳失衡,而虚体受邪亦致阴阳失衡而发病。中西医皆注重人体的“平衡”,西医认为免疫力低下易于感染病毒,病毒激发过强的免疫应答,导致患者脏器受到损伤,治疗上予抗病毒及调节免疫为主。中医认为“无问其病,以平为期”,根据辩证阴阳的胜负或偏向而对症治之,衡量祛邪与扶正的平衡,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邪则泻之,正虚则补之,调节正气以驱邪,使机体恢复平衡的状态。本文围绕人体“阴平阳秘”的阴阳动态平衡状态,基于中医、西医理论基础,从发病机理、“以平为期”在治疗COVID-19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综述,以期给予临床治疗以借鉴。
    
晚期癌症患者的社区三阶梯疼痛治疗效果评价
刘可可, 吴倍华, 乔依白, 姚松梅, 奚斌, 陈萌蕾, 成文武
2020, 22(9):  599-603. 
摘要 ( 190 )   PDF (330KB) ( 448 )     
目的: 评价社区治疗干预对居家癌痛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为社区开展癌痛门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间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21例居家癌痛患者进行规范化的疼痛三阶梯治疗,借助数字分级(NRS)法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对癌痛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进行分析。 结果: 社区治疗干预后,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以及各项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疼痛程度较干预前明显缓解,疼痛有效缓解率高达96.7%,且多表现为无疼痛或轻度疼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构建社区癌痛门诊可有针对性地给予癌痛患者止痛干预方案,促使其疼痛程度得到缓解,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中医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陈小兰, 朱琪
2020, 22(9):  604-606. 
摘要 ( 269 )   PDF (290KB) ( 756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其患病率及检出率逐年增加。为初步探讨中医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中的运用,本文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中医治疗几个方面进行回顾分析和探讨,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其病位涉及肝脾肾,病因病机与痰、湿、瘀、脾虚关系最大,辨证以痰瘀、湿热、肝郁、脾虚证多见,治疗上辨证准确是“捷径”,加强运动、饮食调整是关键。

保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现状
李建垒, 曹向阳, 宋永伟
2020, 22(9):  607-610. 
摘要 ( 275 )   PDF (335KB) ( 848 )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典型,治疗方案较多,分为保守及手术治疗两大类,目前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手法、针刀、功能锻炼、心理疏导及综合治疗等,各类治疗均有相应适应证。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保守治疗内涵丰富,方案种类较多,注重把握患者临床表现并综合治疗。在治疗方式层面上,承古拓新以开发优势治疗思路是未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从传统中医药、手法、针刀、功能锻炼、心理疏导及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概括并总结保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现状及前景。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针灸推拿治疗研究进展
吴敏, 张洁
2020, 22(9):  611-614. 
摘要 ( 276 )   PDF (327KB) ( 735 )     
颞下颌关节作为人体颌面部唯一的左右联动关节,与咀嚼、摄食、说话、表达情绪等一系列复杂、频繁的生理活动相关,一旦发病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 )发病率的增高,WHO已将其列为第4大影响人类健康的口腔流行病。临床上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是以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为核心,故通常先给予保守治疗,而针灸推拿作为保守治疗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查阅了近几年的相关文献,从针刺、灸法、穴位注射、推拿等方面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主要针灸推拿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临床药学
疏血通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对肠道激素和脂肪因子的影响
程明荣, 戴德坚
2020, 22(9):  615-619. 
摘要 ( 156 )   PDF (304KB) ( 529 )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对肠道激素和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临床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胃动素(MTL)、肠抑胃肽(GIP)、血管活性肠肽(VIP)、瘦素、网膜素-1和内脂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590,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淀粉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TG、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MTL、GIP、VIP、瘦素、网膜素-1和内脂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GIP、VIP、网膜素-1和内脂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MTL和瘦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而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的降低或者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疏血通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显著,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疗效,其机理可能与脂肪因子水平变化相关。
 
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王雪芳, 孙科佳, 彭红霞
2020, 22(9):  620-623. 
摘要 ( 204 )   PDF (371KB) ( 383 )     
目的:观察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分别口服阿奇霉素,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疗程均为5 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7.7%(43/44),高于对照组的80.5%(33/41)(P<0.05)。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提高(P<0.05 ),炎性因子降低(P<0.0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可有效改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

经验交流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与认识
黄文忠, 曹红霞
2020, 22(9):  624-626. 
摘要 ( 294 )   PDF (288KB) ( 1330 )     
柴胡桂枝干姜汤作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经后世医家发展,现已不拘泥于伤寒病的使用,在临床中被广泛运用于内科、妇科等方面,且疗效颇佳。但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的争议由来已久,伤寒大家各有己见,对于初入临床或是经验较少的医者,难免会困惑于究竟患者出现什么症状,辩为什么病机时,才是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最合适的情况。曹红霞老师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熟练运用经方于各种内、妇、儿科疾病的诊疗,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使用颇多,其不拘泥于某个医家的理论,而是学习各家,再结合自身经验,每每疗效甚好。故整理二则经典医案及其临床诊疗思路与同道共同学习,并阐述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的认识,希冀对于临床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有所裨益。
  
病例报告
复合型右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并文献复习
刘大锐, 李报春
2020, 22(9):  627-630. 
摘要 ( 280 )   PDF (734KB) ( 638 )     
目的:提高对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LCNEC)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手段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漏诊。方法:对我科确诊的1例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大多数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本患者经彩超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确诊,随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再次证实。结论: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罕见,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标本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联合判断,非转移性的LCNEC建议行手术切除。
  
11月龄全内脏反位支气管肺炎患儿病例报告1例
王永军, 王舒颖, 张婷婷, 李晗怡, 李环
2020, 22(9):  631-633. 
摘要 ( 203 )   PDF (480KB) ( 219 )     
全内脏反位在解剖学病例及成人病例中以往多有个案报道,一般无异常临床表现。多数因其他疾病就诊或体检时发现,目前病因不清楚,因缺少典型的临床表现,容易漏诊,儿童病例更加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11月龄全内脏反位儿童以“支气管肺炎”首发症状收住入院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与其他普通患儿治疗过程未见明显区别。该病例对于儿童全内脏反位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一定的参考价值。
  
管理与实践
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及热点应用
王权, 杨珂璐, 王铸, 田金徽, 叶颖江, 王杉, 姜可伟
2020, 22(9):  634-641. 
摘要 ( 225 )   PDF (751KB) ( 222 )     
单细胞测序(single cell sequencing,SCS)作为新一代的测序方法,弥补传统bulk测序分析得出的基因平均表达量的不足,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特定的细胞亚群携带的遗传信息进行高通量的测序分析。一方面其在分子层面获得特定细胞亚群的基因序列、转录本、蛋白质及表观遗传学等信息,分析细胞亚群之间的遗传和蛋白质信息的差异,另一方面可获取不能直接培养的微生物等的遗传信息,可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微环境中的特定作用等。单细胞测序技术不断发展,使得我们能更加准确地认识疾病的本质,对疾病的诊断、药物治疗效果监测以及预后的影响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当前单细胞测序技术文献发表数目的趋势以及国家地区和关键字进行循证可视化,同时主要总结了单细胞测序的应用领域,包括在胚胎和器官发育、免疫系统、癌症进展、寄生虫和传染病、干细胞研究以及抗体筛选等方面的应用。
 
基于《临床用药须知》成方制剂中地黄及其炮制品的合理应用研究
马静, 贾红政, 田亮玉, 李文茜, 贾永涛
2020, 22(9):  642-645. 
摘要 ( 152 )   PDF (339KB) ( 220 )     
目的:加强地黄及其炮制品的炮制规范化,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以下简称《临床用药须知》)的中药成方制剂卷,归纳统计涉及地黄及其炮制品的成方制剂,按照功效、品种、配伍和临床科别进行分类。结果:201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中含地黄及其炮制品的成方制剂共计331个,其中按功效分,包括滋补肝肾、补血、养血凉血、清热养阴等;按品种分,包括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盐炙八地黄、蜜炙八地黄、熟地黄(盐制);按配伍分,包括君药制剂96个、臣药制剂81个、佐药制剂88个;按临床科别分,包括内科、外科、儿科、骨科、妇科等。结论:201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中地黄应用存在不规范性,主要包括书写不规范、炮制品的选择不适宜。因此,加强炮制标准化、规范化,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合理、适宜和有效的选择十分必要。

我院600例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吕晓峰, 周鹏, 刘瑞霞,
2020, 22(9):  646-649. 
摘要 ( 167 )   PDF (309KB) ( 262 )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6~12月我院呼吸科出院病例60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药物种类、药品规格、用法用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结果:600例患者共应用抗菌药物32种,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506例,抗菌药物使用率达到84.33%;其中使用频率位居第一的抗菌药物为青霉素类,联合用药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青霉素类最常用;二联用药36.9%,三联用药11.7%,四联用药1.2%,病原学送检率62.8%。结论: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但也存在联合用药、给药剂量、给药频次不适宜等一些不合理之处,应加强管理,促进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更加安全、有效、合理。
 
智慧监管专栏
以质量管理为突破的药品智慧监管新尝试——基于贵阳信息化案例分析
杜林林, 梁毅, 周亚娴, 陶浪, 李韬, 李慧强
2020, 22(9):  650-653. 
摘要 ( 472 )   PDF (402KB) ( 636 )     
随着信息技术的改革创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为药品质量的智慧监管提供了更多可能。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监管科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为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创性地将质量管理作为药品监管突破点,构建GMP、GSP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实时、动态的风险感知预警,赋能企业推动药品行业共治,并通过动态监管规则库极大地降低系统维护成本。本文以贵阳市案例作为分析对象,总结其建设思路、总体框架、创新特色与典型应用,针对其中的优势与特点,进行分析与展望。

区块链+特许药械追溯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李丽静, 黎运达, 包淑娟, 李木子, 赵锦, 刘新成
2020, 22(9):  654-658. 
摘要 ( 340 )   PDF (938KB) ( 393 )     
为实现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博鳌乐城特许药械的有效监管,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博鳌乐城先行区构建了特许药械追溯管理平台。平台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结合物联网、电子围栏等技术实现了特许药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追的良性监管。为了推广平台的建设成果、推介区块链技术在药械追溯领域的应用经验,本文提炼出平台的优势与特点、描述了平台核心技术的应用场景、梳理出平台主要应用成果,并对平台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区块链技术在药品智慧监管的应用与思考
桑凌岳, 丁薇丽, 周立新
2020, 22(9):  659-660. 
摘要 ( 214 )   PDF (223KB) ( 514 )     
区块链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被认为是互联网时代新的基础设施。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推进药品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产业发展,值得深入学习思考实践。本文结合区块链技术特点,研究区块链技术在行业内推广应用给药品监管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分析区块链技术在药品监管领域应用场景,并探讨如何借助区块链技术创新药品智慧监管,推进药品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UDI系统在医疗器械经营领域中的推进与实践
刘亚芝, 李杨, 赵宇, 张锋, 周强, 胡咏梅, 刘郭欢, 王晓贞, 王小蕊, 周蕾
2020, 22(9):  661-665. 
摘要 ( 245 )   PDF (923KB) ( 450 )     
基于药品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模式的研究
医药追溯管理委员会
2020, 22(9):  666-668. 
摘要 ( 492 )   PDF (399KB) ( 742 )     
医疗健康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数字化技术和应用将会带来颠覆式的创新,重塑整个医药行业产业生态。在医疗健康这个大概念中,医药是生态支柱,医药企业则必须顺势而为,契合数字化发展大势,充分利用现代医药、智能制造、“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主动求新突变,更好地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向前发展。本文以西安杨森GS1追溯试点项目为例,阐述“一物一码”赋能医药全产业链数字化追溯的创新实践经验,以期为各医药企业提供借鉴。
  
执业药师人脸识别在线监管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王圣超
2020, 22(9):  669-672. 
摘要 ( 177 )   PDF (464KB) ( 313 )     
针对药品经营企业执业药师“虚挂”“跑堂”,及违规销售处方药等市场监管部门监管工作的难点和痛点,温州市龙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监管新模式,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大力推进药品安全工作数字化建设,开发建设了“执业药师人脸识别在线监管系统”。本文从执业药师人脸识别在线监管系统建设的背景与内容出发,详细介绍了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和各个系统功能模块,阐释了该系统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以及展望。
    

过刊浏览

微信公众号

特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