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

快速检索引用检索图表检索高级检索

本期目录

2022年 第24卷 第6期

专栏—医药学教育
专家观点:我国医药学教育创新发展之我见
王月丹
2022, 24(6):  535-536. 
摘要 ( 54 )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科研能力 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王大亮, 吴宁, 吴励, 李海涛
2022, 24(6):  540-545. 
摘要 ( 135 )     
如何有效加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清华大学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结合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需求,提出了“医师科学家”的培养目标、“3+2+3”医学博士学位培养模式,建立了“八年一贯制三阶段科研能力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分为3个阶段:前3年是以课程设置、“走进实验室”、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为主的科研启蒙阶段;中间2年是以海外科研训练为主的科研训练阶段;后3年则是以临床医学科研为主的临床科研阶段。三阶段培养体系以医学科研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国际视野”,注重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考核要求,是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有效探索和创新实践,深受学生欢迎。本研究基于教学实践,详细阐述清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并展开思考,旨在进一步加强高校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为今后医学生临床工作的科研创新奠定基础。

“内外统一,共评共管”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建设初探
杨天仁, 闫忠红
2022, 24(6):  546-549. 
摘要 ( 82 )     
高校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焦点问题。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的政策法规正在逐步完善,经历了“质量保证-质量提高-质量保障-质量文化”的层级演变过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自1999年建立“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以来,始终坚持以质量为生命,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与外部质量监控相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推行“内外统一,共评共管”的运行机制,其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获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课题立项开展理论研究,学校进行教育质量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践研究,探索内外统一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共评共管的质量保障运行系统,旨在开拓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新领域,全面保障与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医药学教育持续发力
杜发强, 张娇燕, 胡芷若, 赵晓云, 李艳明, 田金徽,
2022, 24(6):  550-555. 
摘要 ( 161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由教育部指导,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智慧教育平台,一期项目聚合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和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4个子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育服务。为充分把握目前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医学慕课资源开设现状及应用情况,本研究主要选取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医药学专业课程的开设及授课情况作为统计对象,以此梳理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医药学专业慕课课程的开设现状、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以期促进医药学专业慕课优质资源的实时共享,为医药学课程的设计规划提供信息参考。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获奖医药学教材的特征分析
孙守元, 吴松霖, 李缘媛, 宁怡婷, 田金徽,
2022, 24(6):  556-562. 
摘要 ( 47 )     
目的:全面分析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获奖医药学教材的分布情况和特征,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和健全我国医药学教材开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使用MindMaster、BICOMB 2、Ucinet 6和NetDraw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特征分析,通过统计图、思维导图和合作网络共现分析,呈现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的获奖状况、医药学领域获奖教材在各专业及各出版社的分布状况、编者信息以及参与编写医药学领域获奖教材的单位的合作关系等。结果:医药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和高等教育类获奖教材中,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领域获奖教材数量最多;医药学领域获奖教材最多的出版社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医药学领域高等教育类、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获奖教材编者分别集中在北京市和山东省。北京、四川、广东3个省(市)的医药学教材编者合作密切。结论: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教科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医药学教材的建设中,各省份和编写团队间需进一步加强多元协作,发挥各方优势。

医药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评价调查研究
刘爱萍, 李晶, 王彩霞, 王允娜
2022, 24(6):  563-567. 
摘要 ( 58 )     
目的:了解医药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评价情况,探讨医药学“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期为推动医药学院校“课程思政”进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在校医药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情况、“课程思政”对专业课的帮助程度,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益处及“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等方面。结合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513人,在思政教育内容进入专业课程的必要性认知方面,有489人(95.32%)认为非常有必要/有必要;认为课堂思政教育内容对学习专业课知识非常有帮助/比较有帮助者共484人(94.35%);488人(95.13%)表示课堂学习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会引发自身在课后对有关方面的思考。调查结果显示,424人(82.65%)表示知晓“课程思政”概念;学生所学专业、学生对“课程思政”必要性的认知和课后思考是学生对“课程思政”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学生更倾向于真实案例分享、讲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形式的思政教学模式。结论:医药学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初见成效,“课程思政”的推行让更多医药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今后还需不断总结经验,深入推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改革,持续发挥思政教育的铸魂育人作用。

《药事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应用
张可人, 崔杏, 姜云芳, 陈瑞, 廖伟科, 何迅
2022, 24(6):  568-571. 
摘要 ( 130 )     
目的:推进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育人作用,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方法:开设《药事管理学》思政课程,对我校2018级药事管理专业及药物制剂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结果:教学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193份,有效回收191份,有效回收率为98.96%。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163人,占85.34%)都认为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很有必要,83.77%的学生(160人)认为在《药事管理学》课程中加入的思政元素对其思想有很大的启迪,84.82%的学生(162人)认为在思政融入《药事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中专业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结论:我校《药事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已初步建立,教学效果较好,但在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丰富结合思政点的教学资源等方面,仍需不断进行完善。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思政育人 教学设计与效果评价
王丽薇, 周建良, 赵维良, 陈碧莲, 郑成, 谢恬
2022, 24(6):  572-576. 
摘要 ( 155 )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是高等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我院《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组针对当前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课程自身的思政资源禀赋以及前期教学改革经验,通过设计符合时代精神与课程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项目融入到教学中,并构建多元增值性评价体系评价教学效果,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思政教学改革。课程组研究结果表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不仅能加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真实场景中解决与中医药相关问题的能力,而且从多个维度内化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技能培养深度融合、相得益彰,为其他医药类课程的思政育人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药物合成新技术》课程“三位一体”人才 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叶向阳, 惠子, 何兴瑞, 王丽薇, 谢恬
2022, 24(6):  577-580. 
摘要 ( 65 )     
目的:我院在《药物合成新技术》课程教学中,通过开展教学-科研实践-科技竞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培养优秀的药物合成、药物开发与药物生产研究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奠定基础。方法:组建师生合作型教师队伍,构建用于教学的药物合成科研平台,改革教学内容,强化研究型教学内容,注重科研思维培养,为药学专业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科技创新竞赛指导与技术支持。结果与结论:通过两个教学周期的改革与实践,我院学生在药物合成基础知识掌握、科研实验设计与实践操作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在课程组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获得省级、市级和校级多个科技创新项目立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参与申请发明专利3项,课程建设获得2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其他医药类课程开展“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医药学教育中“形成性评价”教学研究特征分析
张娇燕, 段丹, 郭明月, 吴松霖, 路文君, 刑丽娜, 田金徽,
2022, 24(6):  581-587. 
摘要 ( 68 )     
目的:分析探讨医药学教育中“形成性评价”教学元素的特征,以期为我国开展教学评价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维普资讯网,获取医药学教育领域“形成性评价”教学研究,筛选后应用Excel软件提取所纳入研究中的“形成性评价”元素信息并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MindMaster和GraphPad Prism软件分别绘制思维导图和柱状图,采用VOS viewer软件生成聚类图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形成性评价教学法在课堂应用较临床教学应用多,该部分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以40%、50%居多;考核元素种类覆盖较广,前3名分别为考勤、作业和课堂表现;应用策略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形成性评价教学常与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联合应用,依靠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以及建立即时通讯交流平台来协助达成教学评价,多通过问卷调查法开展教学效果评价。结论:形成性评价教学注重教学过程的动态评价和指导,有助于“教学相长”,值得在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推广应用。

论著
通关藤注射液与顺铂联合治疗膀胱癌的 疗效和作用机制分析
赵新, 冯小燕, 张妮, 荆晶
2022, 24(6):  588-592. 
摘要 ( 110 )     
目的:探究通关藤注射液与顺铂联合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膀胱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进行化疗,观察组采用通关藤注射液与顺铂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相关指标、免疫细胞水平及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癌细胞增殖相关指标血清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ZH2)的mRNA相对表达量减小更明显(P<0.05);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升高更明显,组织因子(T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下降均更明显(P<0.05);外周血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升高均更明显(P<0.05),CD8+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通关藤注射液与顺铂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膀胱癌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抑制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相关因子的表达以及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等有关。

基于处方模板的食管癌围手术期动态营养 支持的建立及应用评价
张厚莉, 孟伟, 王启飞, 陈文文, 耿涛, 党和勤, 刘宝军
2022, 24(6):  593-597. 
摘要 ( 78 )     
目的:评价基于处方模板的食管癌围手术期动态营养支持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将2019年4~7月于我院实施基于处方模板的围手术期动态营养支持模式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将2018年4~7月于我院实施传统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模式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营养指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药品费用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7 d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更短(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药品费用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处方模板的围手术期动态营养支持的建立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营养状态,降低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

13例植生拉乌尔菌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李官红, 郑玉琼, 李文, 周维, 张宇, 王慧
2022, 24(6):  598-603. 
摘要 ( 80 )     
目的:分析植生拉乌尔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诊断为植生拉乌尔菌肺炎的病例,共13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及治疗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植生拉乌尔菌肺炎病例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90岁,中位年龄61岁,9例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实变、磨玻璃影,部分合并胸腔积液。药敏结果提示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对三代头孢、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抗感染治疗预后好。结论:植生拉乌尔菌肺炎患者临床表现无典型性,诊断主要依据临床标本的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预后较好。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颅内感染继发碳青霉烯类耐药 肺炎克雷伯菌致重症肺炎的病例分析
陈良, 周海芳, 魏光蕊, 蔡莹, 陈刚, 房震
2022, 24(6):  604-606. 
摘要 ( 149 )     
目的:积累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临床抗感染治疗经验,旨在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颅内感染继发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致重症肺炎抗感染治疗的全过程,运用临床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综合讨论分析,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药物,再依据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原理精准给药。结果:使用CAZ/AVI 3 d后,患者体温及炎性指标有所下降,提示抗感染治疗有效。7 d后转回普通病房,19 d后治愈出院。结论:CAZ/AVI对CRKP感染治疗效果明确,临床药师可运用药学知识协助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给药、精准治疗,实现临床药师的价值。

检验检测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中药材中 1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武琴园, 赵丽, 罗叶丽, 何希瑞, 李倩
2022, 24(6):  607-612. 
摘要 ( 32 )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中药材中锂(Li)、铍(Be)、钴(Co)、镍(Ni)、砷(As)、硒(Se)、锶(Sr)、锰(Mn)、镉(Cd)、锌(Zn)、铝(Al)、铊(Tl)、铅(Pb)、铋(Bi)、铜(Cu)1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方法:取中药材样品,60 ℃烘干3 h,粉碎成粗粉。精密称取0.2 g,置消解罐内进行消解,最后用水定容至25 mL。建立ICP-MS方法测定样品中1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外标法定量。ICP-MS射频功率为1 150 W,雾化器氩气流速为1.20 L·min-1,等离子体氩气流速为15 L·min-1,采样深度为8 mm,反应模式为标准模式和碰撞模式。结果:在最佳仪器条件下,15种金属元素在0~100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为85.3%~114.7%,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8%~5.65%,检出限均低于0.047 μg·L-1,符合分析技术要求。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中药材中15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管理与实践
液体除菌过滤技术检查要点探析
颜若曦
2022, 24(6):  613-617. 
摘要 ( 132 )     
液体除菌过滤技术是无菌药品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与液体除菌过滤技术有关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规定及国内外技术指南进行梳理,结合行业实际从药品检查的角度对液体除菌过滤技术相关要点进行分析,明确液体除菌过滤技术在过滤器的选择与评估、过滤系统设计、除菌过滤验证、完整性检测、过滤系统灭菌与使用等5个关键环节的检查考虑;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药品检查中发现的液体除菌过滤技术相关缺陷的统计分析,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分类与提炼,以期为药品检查工作中液体除菌过滤相关内容的检查提供思路与借鉴,同时也为我国药品生产企业进一步提升液体除菌过滤技术的应用水平提供参考。

595例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咨询情况分析
田新新, 肖运迎, 马飞燕, 朱香丽
2022, 24(6):  618-622. 
摘要 ( 45 )     
目的:了解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接诊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临床特点,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5月26日至2021年1月5日我院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接诊的59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咨询的主要内容、医学建议结果。结果:收集的59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中,男357例,女238例,平均年龄(26.7±30.5)个月;其中神经系统疾病112例(18.82%),新生儿期疾病91例(15.29%),过敏性疾病79例(13.27%),心血管疾病67例(11.26%),共占接种咨询人数的58.64%。经过综合评估给予508例(85.38%)儿童可规范接种(常规补种或者按疫苗免疫程序接种)或者仅接种灭活疫苗的医学建议,其中366例可规范接种疫苗,142例可接种灭活疫苗;74例暂缓接种疫苗,13例未进行相关检查,未给予医学建议。经综合评估可进行疫苗接种的508例中,仅4例接种后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我院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接诊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中经评估绝大多数可规范接种疫苗,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可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疫苗接种提供咨询意见,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患者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郑聃
2022, 24(6):  623-628. 
摘要 ( 94 )     
目的:从患者满意度的角度评价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对上海市某医共体内高血压门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人群特征、药价满意度、政策实施后药品更换情况、中标药使用情况等对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患者对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3.64分,总体满意率为72.89%,对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是否满意与被调查者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政策了解程度、对政策了解重要性的认知、门诊均次费用下降程度、是否接受更换药品等因素相关。月收入越高(OR=1.45,95%CI:1.03~2.06)、主观上越愿意接受更换药品(OR=1.99,95%CI:1.06~3.75)、对中选药同类药品价格越满意(OR=2.00,95%CI:1.13~3.54)、对政策缓解“看病贵”效果越满意(OR=2.57,95%CI:1.49~4.43)、对政策宣传普及越满意(OR=15.46,95%CI:8.68~27.52)的患者,越容易对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效果满意。结论:为改善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效果,应在提高患者对中选药品的信心、降低未中选同类药品价格、扩大集中采购药品种类覆盖、控制医疗检查费用等方面下功夫。

医药要闻
《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1 年)》发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
2022, 24(6):  629-629. 
摘要 ( 65 )     
《2021 年度药品审评报告》发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2022, 24(6):  630-632. 
摘要 ( 29 )     

微信公众号

特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