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

快速检索引用检索图表检索高级检索

本期目录

2012年 第14卷 第3期

投稿
骨科病房护士绩效考核及效果分析
2012, 14(3):  0-0. 
摘要 ( 635 )     
护士绩效考核是目前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中护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护士绩效是护理人员在在护理活动中所作出的成绩和贡献[1]。随着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大环境对护士的影响,如何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潜能成为近年来护理管理者研究课题。
新形势下将护理人际学运用在护士长工作中的效果观察
2012, 14(3):  0-0. 
摘要 ( 639 )     
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施,对护理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局面,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使得护理更加商业化、更加法律化、同时也更加的人性化。
探讨社区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2012, 14(3):  0-0. 
摘要 ( 674 )     
目的:观察社区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探析社区管理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社区220例2型糖尿病非住院患者,对照组(n=100)不给予社区管理,观察组(n=120)接受系统化社区管理干预,观察随访前、干预6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明显优于随访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社区管理能够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手术室的护理带教与管理
2012, 14(3):  0-0. 
摘要 ( 602 )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业务面广、技术性高、无菌操作严格等特点;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具有爱岗敬业的思想素质和严谨的业务素质,更要有敏捷、灵活、稳重、谦和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科学的管理能力,才能默契地配合手术医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1-11]。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2012, 14(3):  0-0. 
摘要 ( 615 )     
医院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各科室一次性医疗物品、无菌类医疗器械的储藏,分发,以及可回收物品的消毒、灭菌、封装及发放。是各科室在投入治疗使用之前的关键环节,同时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高低也是决定医院内感染发生频率的重要因素。自2009年起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条例,结合我院近5年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制订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加强管理的监督力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肿瘤患者并发不明原因皮肤水疱治疗方法的研究
2012, 14(3):  0-0. 
摘要 ( 887 )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水疱的有效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49例肿瘤患者发生不明原因皮肤水疱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皮肤愈合情况及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换药次数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肿瘤患者易诱发身体各部位的不明原因皮肤水疱,通过及时的治疗护理,可以有效的控制并治愈皮肤水疱,防止皮肤的继发感染,减轻患者痛苦。
大龄肌性斜颈患儿的手术治疗分析
2012, 14(3):  0-0. 
摘要 ( 765 )     
目的:探讨大龄患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例及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医院10例大龄患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通过胸锁乳突肌双切口同时行颌枕牵引,纠正侧弯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通过随访,大部分儿童恢复效果理想。结论:先天性肌性斜颈应在6岁以内手术,大龄儿童则应同时行颌枕牵引,纠正侧弯。
中国产西药注射剂首次通过FDA认证获准在美上市
2012, 14(3):  362-0. 
摘要 ( 644 )     
2011年12月,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抗肿瘤药伊立替康注射剂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正美国通用名药物注册认证,成为通过该认证的首款中国产西药注射剂。
我国“医改”重点转向提升医保质量
2012, 14(3):  364-0. 
摘要 ( 849 )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主要目标:到2015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科学规划 稳步推进 为全面实施药品电子监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012, 14(3):  369-371. 
摘要 ( 707 )     
(2012年3月26日)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自2006年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探索建立了以电子监管为基础的药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了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血液制品、疫苗、中药注射剂和基本药物的电子监管,形成了"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参与,共同维护药品安全"的新机制,实施效果得到各方肯定。
我国补肾方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取得重大进展
2012, 14(3):  373-0. 
摘要 ( 703 )     
据"新华网"报道,近日,"补肾方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评估会"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专家组评审认为,该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急危重孕产妇抢救相关因素分析
2012, 14(3):  385-386. 
摘要 ( 741 )     
目的:通过对危重孕妇诊疗经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急危重孕产妇抢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危重孕产妇救治过程。结果:急危重孕产妇发生率为3.01%,其中产后出血29.79%(14例)、子痫23.40%(11例),围产儿死亡10例(死亡率21.28%)。结论:根据不同因素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才能提高急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
CT鉴别诊断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的作用研究
2012, 14(3):  388-389. 
摘要 ( 792 )     
目的:探讨CT在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1年6月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100个甲状腺单发结节CT表现,比较良恶性甲状腺单发结节CT表现及征象的差异。结果:良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呈圆形或类圆形,多为多发低密度结节,外形规则,直径0.8-5.1cm不等。平扫可见蛋壳状和(或)斑块状粗钙化,强化后边界变清晰,42例致甲状腺增大、变形,25例压迫气管周围结构,所有病灶均无外侵征象,颈部同侧淋巴结肿大2例。恶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分叶状或形状不规则,密度多不均匀,以低密度为主,直径0.6-5.6cm不等,可见结节内出现细砂粒状、粗细钙化或混合性钙化,病变边缘多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后多呈不均匀强化,可有强化残圈征。15例侵犯周围组织气管,其中侵及气管6例,10例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良恶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在结节直径、平扫密度及增强扫描动静脉期密度的无明显差异(P>0.05)。恶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在形态不规则、囊实性形状、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晰、无包膜、钙化和远处转移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CT影像学的密度、形态、边界、包膜、钙化和是否远处转移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疗效观察
2012, 14(3):  390-0. 
摘要 ( 569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常规用口服降糖药糖适平或胰岛素治疗+ACEI类药卡托普利片(开博通)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两组以8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排泻率(UAER)、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Ab1C)、尿素氮(BUN)、血肌肝(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血液流变学等项目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3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29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5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
肌锥内与巩膜内义眼台植入术对比研究
2012, 14(3):  392-393. 
摘要 ( 763 )     
目的:探讨肌锥内与巩膜内义眼台植入术优越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11年2月行义眼台植入术患者70例,入院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巩膜腔内义眼台植入术)30例,观察组(肌锥内义眼台植入术)40例,观察术后眼部外观、并发症情况(术后义眼座暴露、感染等)、义眼活动度,运用5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5)对术后疼痛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23±1.01)个月;对照组术后4例患者发生结膜巩膜裂开,义眼座暴露,1例发生结膜出血;观察组术后1例发生结膜出血外,无感染、眼睑凹陷以及义眼座暴露情况。两组义眼活动度及术后疼痛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锥内义眼台植入安全、有效,具有并发症少,痛感不明显等优点。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2012, 14(3):  394-395. 
摘要 ( 718 )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成功率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6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分布为(27.5±5.2)岁,,孕次分布为(2.5±0.4)次,孕周分布为(38.2±1.8)周。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选择合适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描述,检验水准为0.05。结果:对研究人群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进行阴道试产情况显示,成功例数为58例,占89.23%。阴道试产失败改为再次剖宫产患者为7例,占10.77%,两组生产方式比较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体重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失败行再次剖宫产原因分析主要为剧烈疼痛、胎儿窘迫、产程停滞和子宫下端压痛。结论:选择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采用阴道试产成功率较高,有一定安全性且并发症少,应加强临床推广。
1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发热原因分析
2012, 14(3):  396-397. 
摘要 ( 734 )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伴发热的原因观察分析,找出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临床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10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100例乙肝后肝硬化伴发热症状的患者进行引起原因的观察,伴发热在临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占有一半的比例,发现大部分患者都是由于感染以及上消化道出血而引起的,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结论:肝硬化伴发热在临床中引起的原因有很多,但经过研究观察患者发热最多的还是由感染而引起的,如果对患者没有给予相应措施治疗,将会引起病情恶化,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所以临床对患者要及早找出发热原因并给予相应治疗,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改善预后效果。
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髁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2012, 14(3):  399-400. 
摘要 ( 677 )     
目的:探讨了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1年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股骨髁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采用普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46例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4个月和3.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64.50%和84.7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内固定物断裂2例,愈合异常2例,关节粘连5例;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关节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髁部骨折是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口咽通气管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2, 14(3):  401-0. 
摘要 ( 788 )     
目的:观察放置口咽通气管在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无痛人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600例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9例患者(观察组)以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后经口放置口咽通气管面罩吸氧下行无痛人流术,对同期29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同样麻醉手术方法但不放置口咽通气管。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反应性症状,包括人流综合征、体动、鼾声呼吸、呼吸困难(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需采取托下颌或人工辅助吸氧处理)及各时段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主要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效果比较无差异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人流综合征;术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8例和40例轻微体动;观察组没有病例出现鼾声呼吸,仅有8例出现一过性呼吸困难,对照组有80例出现鼾声呼吸,56例出现一过性呼吸困难,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各时段HR、SpO2比较没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放置口咽通气管能有效缓解无痛人流手术中静脉麻醉所致舌后坠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保持良好通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腰硬联合麻醉对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2012, 14(3):  403-404. 
摘要 ( 806 )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子宫切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在麻醉前(T0)、气管插管(T1)、切皮(T2)、切除子宫时(T3)和拔除气管导管(T4)时刻的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心率(HR)的变化、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SPB、DPB、HR在T0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T1、T2、T3和T4时刻的SPB、DPB显著低于T0(P<0.05)。观察组在T1、T2、T3和T4的SPB、DPB、HR与对照组相同时刻点的三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起效快,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少,血液动力学更稳定。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分析
2012, 14(3):  405-406. 
摘要 ( 765 )     
目的:观察与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病原菌、治疗效果等,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取6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且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效果及生存质量等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多样、而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最为常见,病原菌为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且本次治疗死亡率为3.33%。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应综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及早做出判断,从而早期给予合理治疗,方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军队高龄老年患者PICC管门诊及社区的维护及管理
2012, 14(3):  526-527. 
摘要 ( 859 )     
目的:探讨军队老年患者PICC管在门诊及社区的维护及管理方法。方法:建立以门诊为中枢的"病房-门诊-社区"三位一体护理管理模式,对50例置管老年患者的PICC管进行维护;同时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认知维护常识,进行自我维护。结果:有效进行了PICC管的合理维护,保证了护理过程的有效性和连续性,未出现感染病例。结论:以门诊为中枢的"病房-门诊-社区"三位一体护理管理模式是一个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合理的门诊护理流程为PICC置管患者提供了完善的全程护理,而健康宣教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医院学术水平综合评价的模型构建
2012, 14(3):  528-529. 
摘要 ( 585 )     
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医院的学术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对人们选择医院进行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1]。本文在提出医院学术水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医院学术水平评价模型[2],并进行了相关计算,为医院自身进行学术水平的评价建立科学的分析模型,为人们进行医院就医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糖尿病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
2012, 14(3):  532-533. 
摘要 ( 714 )     
目的:探讨糖尿病进行社区干预的效果,为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社区干预组)和对照组(非社区干预组)各90例,随访观察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FBG、PBG、HbAlc、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可以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
助产士潜在职业危险分析及防护
2012, 14(3):  535-536. 
摘要 ( 707 )     
助产士作为护理队伍中特殊的一员,既要执行许多常规的护理操作,又要观察产程和接产,工作繁重且精神高度紧张,又容易发生职业暴露,如不进行适当的预防,会对助产士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论述如下。
七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见习带教浅析
2012, 14(3):  538-540. 
摘要 ( 666 )     
妇产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医院的四大科室之一,历来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和主干课程。学好妇产科学对将来成为一名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医生有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程序应用于卒中单元的效果
2012, 14(3):  541-0. 
摘要 ( 760 )     
目的:观察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程序在卒中单元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20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60例,采用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程序,对照组60例进行传统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在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率、主动参与性、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生活方式改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程序注重人性化、个性化,实效化,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原则,对脑卒中患者教育成效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能力的调查
2012, 14(3):  544-545. 
摘要 ( 631 )     
WHO1997年报告全世界约有1.35亿糖尿病患者,预测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糖尿病足(DF)群体也在逐渐扩大。在非创伤性截肢中,糖尿病患者占50%以上[1],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并降低生活质量。
大一学生心理状态与防御机制的相关研究
2012, 14(3):  546-0. 
摘要 ( 749 )     
目的:探讨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此心理状况与防御机制(DSQ)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防御机制(DSQ)量表对345名大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一学生SCL-90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除了躯体化因子外均与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一学生防御机制的因子分中,大一学生最常用的10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期望、升华、压抑、幻想、回避、制止、解除、假性利他、分裂、交往倾向。SCL-90的总分和总症状指数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有显著性的相关,与成熟型防御机制没有相关性。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只有潜意显现、幻想、投射、统一化、抱怨进入回归方程。结论:(1)大一学生的基础心理健康水平有别于一般人群;(2)正常人若过多使用不良的防御机制应付生活中的冲突或挫折,将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专利审查中公众的角色——由“罗格列酮”专利无效案说起
2012, 14(3):  548-550. 
摘要 ( 579 )     
近年,发生了多起影响重大的药物专利侵权和无效案件,例如,辉瑞公司的"伟哥"专利侵权和无效纠纷、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盐酸罗格列酮专利无效纠纷等。
知情同意现场检查中应关注的问题
2012, 14(3):  551-552. 
摘要 ( 639 )     
在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是指研究者在向受试者告知了一项药物临床试验相关情况后,受试者自愿确认同意参加该项临床试验的过程[1]。知情同意的具体体现是知情同意书(Informed Consentform)的签订,它是确定每位受试者知情同意的书面证明。在临床试验开始之前,知情同意书须获得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中国医药导刊》征稿启事
2012, 14(3):  553-0. 
摘要 ( 584 )     
《中国医药导刊》系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药科技专业核

微信公众号

特辑专栏